在互聯網電商流量封頂的今天,出海淘金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總額達1.44萬億元,增長24.5%。然而,在這條一路向外的賽道上,很少有人看到電商包裹退貨這條回時路。
根據跨境電商退貨服務提供商Return Helper的數據,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其在世界各地的退件中心包裹處理量發生銳增,從每月3,000件急升至現在的60,000件。2022年,Return Helper每月都在刷新退貨處理記錄,2022年上半年較2020年全年增長200%,每月退貨處理量平均增長15%。
然而,在處理退貨問題時跨境電商賣家常常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是退貨成本過高,特別是一些中低端的產品退貨產生的費用甚至超過了商品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受制于海外平臺的規定和競爭考量,賣家又不得不為消費者提供退貨選項。
該如何破解這一困境?這個問題是許多跨境電商從業者心中的疑慮,對于溫俊偉(Roy)而言亦是如此。彼時,已經深耕電商行業近12年的他,近距離感受著退貨的困擾,于是便開始萌生創業的想法。
當時恰逢香港科學園對初創企業有政策扶持,同在物流行業工作的中學伙伴也有著和溫俊偉一樣的想法。有市場,有政策,有拍檔,幾乎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于是,溫俊偉便拿著50萬在2018年底創立了Return Helper,決心為跨境電商退貨難題尋找出路。